■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:(1)百姓的称谓。容易见到的有布衣、黔首、黎民、生民、庶民、黎庶、苍生、黎元、氓等。(2)职业的称谓。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,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,叫人一看就了解这人的职业身份。如《庖丁解牛》中的庖丁,丁是名,庖是厨师,表明职业。《师说》中的师襄和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中提到的师旷,师,意为乐师,表明职业。《柳敬亭传》中的优孟,是指名叫孟的艺人。优,亦称优伶、伶人,古时候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,后亦称戏曲演员。(3)不一样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。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;情谊契合、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;同生死、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;在遇见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;情投意合、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;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;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;辈份不同、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;不拘于身份、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;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;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;心意相投、相知非常深的朋友叫神交(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)。(4)年龄的称谓。古人的年龄有时不需要数字表示,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大了或自己多大了,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。垂髫(tio)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(髫,古时候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)。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(古时候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如两个羊角,故称总角)。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(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,初夏还不是盛夏,比喻人还未成年,故称未成年的少年年代为豆蔻年华)。束发是男子十五岁(到了十五岁,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,扎成一束)。弱冠是男子二十岁(古时候男子二十岁行冠礼,表示已经成人,由于还没有达到壮年,故称弱冠)。而立是男子三十岁(立,立身、立志之意)。不惑是男子四十岁(不惑,不迷惑、不糊涂之意)。知命是男子五十岁(知命,知天命之意)。花甲是六十岁。古稀是七十岁。耄(mo)耋(di)指八九十岁。期颐指一百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